期刊封面
绿地控股2020年核心业绩持续改善向好 去杠杆成效
2020年绿地将实现“六个有”发展态势
2021年:转型有新成果、改革有新突破、创新有新成果
在2020年,绿地围绕国内国际循环为主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、迎难而上、主动出击、精准施策的发展新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。 1月20日晚,绿地控股(.SH)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。公司核心绩效持续提升,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。全年营业总收入4813亿元,同比增长12%;总资产达亿元,同比增长18%;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834亿元,同比增长6%;利润总额308亿元,稳步增长;扣除母公司净利润131亿元,同比增长3%;股票收益1.13元,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.27%。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、房地产调控明显收紧的背景下,绿地放眼全球,准确把握“双周期”发展新格局,持续推进自身创新、转型和转型。升级,实现2020年核心业绩“逐季提升,趋势向好,年度向好”。绿地“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,消费金融等产业协同发展”的综合经营格局,正在加快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韧性,为绿地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 “十四五”规划。
2020年,绿地将加大积极去杠杆力度,并已初见成效。核心指标明显提升,成为房地产企业有效去杠杆的“绿地样本”。全年初步数据显示,短短几个月内,绿地现金短期负债率快速上升,累计增幅超过40%;净负债率大幅下降,累计下降近50%;剔除预售款后的资产负债率逐步上升,计息负债总额在较高点下降约450亿元,单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,继续稳步增长。绿地将围绕“三年三步走”去杠杆计划,围绕六项核心举措,有计划、分步、多管齐下地去杠杆,包括:有息负债,优化资产负债结构。二是聚焦增长点,优化土地储备结构,提高土地投资质量。三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生产供应节奏。四是加快销售资金回笼,实施审慎稳健的现金流管理。五是加快售出项目建设和交付。六是积极充实企业资本,增强资本实力。
绿地控股董事长兼总裁张玉良表示,一年来,绿地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下,凭借“六个有”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:负责抗击疫情,发展成功,转型有效,改革有突破,扩张有亮点,品牌有影响。绿地2020年整体良好的业绩主要得益于:面对挑战,公司齐心协力;抓住机遇,持续转型升级核心产业;在危机中寻求机遇,优势产业抢占发展机遇;抓核心,抓重点,下大力气。
2020年,绿地业主的行动克服了疫情、调控等因素的影响,开发质量明显提升。业绩贡献再创新高。房地产业结转收入2171亿元,同比增长12%,创历史新高。销售质量迅速提高。全年合同销售额3584亿元,销售面积2909万平方米。还款额创历史新高,达到3089亿元,还款率86%,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。销售结构显着优化,住宅销售额2725亿元,同比增长8%,占比76%,商业写字楼占比24%。平均销售价格稳步上升,达到人民币/平方米。提高项目开发质量。全年共收购项目90个,新增土地面积1365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2932万平方米。总地价929亿元,总价约3330亿元,平均楼面地价3168元/平方米。一二线核心城市项目占比提升,结构进一步优化。按货值计算,约70%的项目位于一二线城市;从容量和建筑面积来看,约70%为住宅建筑。新收购的“地产+”产业协同项目建筑面积超过2300万平方米,占比超过80%;聚焦重点领域,聚焦核心城市,用好产业资源,武汉天河国际会展中心、吴江汾湖长三角绿色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区、南昌商贸港、西安市等重大项目an和南浔高铁站相继实施。项目建设不断加强。全年新开工面积3178万平方米,有效供应2272万平方米,竣工记录2356万平方米,交付3017万平方米,交付量同比大幅增长41% - 同比。韩国济州梦想大厦项目和加拿大绿地骏峰公寓项目已竣工交付,分别实现销售回报约40亿元和22亿元。多地启动了一批城市功能和产城融合工程。加强超高层建筑、会展、商贸港等重点项目管控,武汉绿地中心、成都绿地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。产品实力全面提升。推出“健康之家2.0”产品标准,全年实施重点工程138项,总产能3998万平方米。绿地产品荣获400多个奖项,其中国际奖项78个,国家奖项26个。与同济大学的联合创新成果荣获“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”。与华为等合作,成功研发绿地第一代人工智能家庭大脑“绿色核心系统”。
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抓住机遇,实现业绩全面增长,产业布局、发展水平、市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。经营业绩全面提升。全年,主要基建成员企业营业收入2801亿元,同比增长19%,创历史新高。产业平台成功运行。绿地基础设施集团正式成立,全面规划、协调、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。产业平台功能突出,“绿地基建”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。产业版图进一步扩大。控股广西建工,广西第二大国有企业,双百亿级基础设施建设企业。弥补产业链短板,投资控股上海水利工程集团、贵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。大力推进市场拓展。全年新签合同6103亿元,同比增长62%。抓住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的机遇,增加有效投资,推进“两新一重”建设,扩大大客户、承接大项目、做大做大、优化结构。资金实力不断增强。拓宽融资渠道,创新融资方式,降低有息负债规模,优化资产负债结构。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。绿地基础设施技术研究院的成立获得多项工程技术奖项,其中鲁班奖4项。在装配式建筑、3D建筑打印、智能建筑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。
文章来源:《水利水电快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lsdkb.cn/zonghexinwen/2021/0708/1040.html
上一篇:绿地净负债率下降近50个百分点
下一篇:从业绩预告来看 哪些行业业绩改善确定性强?